查看原文
其他

疫情危机 ,变局大潮涌向何方?

问答神州 问答神州 2021-04-09

欢迎你关注问答神州

问答

Q&A

神州

2021.01.22

刚刚过去的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,全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在这场疫情的狙击战中,全球先后经历了华尔街股市多次熔断、多地紧急封城、国际航班暂停…全球经济社会活动一度被按下“暂停键”,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危机。


踏入2021年,回望特殊的2020,我们将经济领域部分嘉宾的观点碰撞做了梳理,从不同的立场去观察:后疫情时代,世界变局之中蕴含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,中国如何抓住机遇,应对挑战,稳步前行?


《问答神州》特别节目

《疫情危机,百年变局》


戳这里观看本期节目预告⬇️

如何走出冷战局面?

陈志武:当人们看到经济越来越糟糕

白宫易主前后,有部分分析人士表示,从拜登的内阁、外交与国安团队的名单中可以看出,其对华政策趋于理性,并且更有系统性;但是也有观点认为,新一届的拜登政府,会对中国抱有更多的怀疑。未来,中美的关系是“竞”是“合”?新格局下,中美关系当如何破局?

香港大学环亚经济研究所所长  陈志武


吴小莉:我们看得出来,中美冷战是怎样走进去的,但是怎么走出来,您看明白了吗?


陈志武:如何走出来,会通过很多具体的压力,让人们看到不走出来是不行的,具体的表现就是经济会越来越糟糕。当然我知道,中国和美国经济之间无法完全“脱钩”,但是在“高度相互依赖”和“不怎么相互经济依赖”,中间的空间还是很大的。


我们现在强调的是“双循环”,但是新冷战中更主要的是“单循环”,就是中国国内经济的自我循环。如果美国跟其它的一些发达国家,相互之间进一步做它们自己的事情,那么科技领域也会是出现“脱钩”的现象。长此以往,经济会越来越难以发展。我们千万不要忘记,上世纪的六十年代、七十年代,中国的经济完全是自我循环,那时候是什么情况?是什么东西都短缺,大家收入都很低。当然我不觉得,这一次新冷战会把中国经济完全带回那个状态。但是,是不是可以继续保持,我们过去十几年来已经很熟悉的,到处吃喝玩乐、消费、旅游那种很爽的那种感觉,可能会比较难(实现)。这样一来,经济压力之下,各个国家都会受到激励,去解决问题,走出新冷战形成的两个阵营的局面。但是这个过程,也要持续一段时间。


吴小莉:您在2020年4月的时候曾提到,现在要谈经济危机还为时尚早,那么现在看起来,经济危机的风险还存在吗?


陈志武:目前看来各政府、社会机构、医院,应对新冠病毒的能力和熟悉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大家都已经体验到疫情会以什么方式来发生和演化。所以我觉得,尽管接下来,疫情可能还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和生活,但是经济危机的概率在未来一年应该是会越来越小的。资本市场会有一些震荡,但是不会像2020年3月份那样,一下子出现那么大的恐慌、股票市场跌那么多的。


吴小莉:那您认为给中国的经济来开药方,中国发展的速度或者格局应该做怎样的调整?


陈志武:过去八个月,可能因为新冠病毒的影响,中国经济政策中重点扶植国有企业的政策较多,给民营企业提供的支持相对少一些。接下来,如果为了中国经济的长久和健康的发展,还是要重点扶植民营企业,让民营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、得到更多金融资源的支持。过去四十年,经济奇迹已经证明民营经济远远比国有企业更有活力,他们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。


陈启宗:在美国,越大、越快、越自由就越好的主导思想,对金融市场是毁灭性的

地产界的传奇人物、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委会主席陈启宗表示,他认为能够令美国改变态度的情况有两种:一种是美国人意识到想要抑制中国的发展,除非玉石俱焚,否则时机已过,与其针对中国,不如与中国合作;另一种情况,便是美国自身出现大的危机。而对于规避投资风险的建议,陈启宗更是非常迅捷地回答了五个字:在中国投资。


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执委会主席 陈启宗


吴小莉:有人提到,中美之间的对立,可能会使得世界未来形成两个阵营,您怎么看?


陈启宗:这个就要看美国傻到什么地步了,1950年左右,美国存在麦肯锡主义,如今麦肯锡主义完全回来了。那时候,美国的很多华人科学家就被驱逐出境,或者美国会制造一个环境,令他们根本待不下去。长此以往,那些优秀的华裔科学家都将回到中国内地去了,肯定会加快中国的科技发展。所以我说,美国人这方面是真的不聪明,只懂得一招就是制裁、限制,不懂得合作共赢,所以当老大太久,是危险的事。


吴小莉:几个月前您就觉得,美国大选是一个很大的变数。您也提到,不论是哪个党入主,对中国的态度估计也不会改变。


陈启宗:民主党上台的时候,整个舆论已经形成了,很难将舆论改变过来。什么时候会改变过来,有两个可能性。一个就是美国终于发现,以往这十年八年走的路是错的,与中国为敌是错的。比如说,你不能打败中国,它反而继续活得很好,而且长得那么快。那在美国社会里,可能就有另外一种声音:中国也没有那么凶,其实中国从来都没有那么凶的。所以你们打压它,对你自己没好处,慢慢会希望有一点好的改变,但是我相信这个是很长远的,不是十年八载就能够做得到的。另外一个,就美国自己国家出事,比如说美元崩溃,经济出现大的问题,这些都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。我曾经举过这个例子,美国是国际金融老大,差不多每十年就出事一次,而且这个周期性是越来越危险。


吴小莉:泡沫越来越大了。


陈启宗:不止如此,他们整个的主导思想是错的:越大就越好、越快就越好、越自由就越好,对金融市场来说,这个是毁灭性的。再加上美国以往这几十年来,到处为敌,我指的不是中国、俄罗斯,我是说它的盟友。那么当然,当美国的盟友对它失去信任之后,世界就是另外一个新纪元了,我认为这个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极高。




吴小莉:您曾经说过,在您的记忆当中,现今的世界,比您知道的还要更危险。您觉得现在最大的风险是什么?老百姓和投资者,又可以怎么样规避这些风险?


陈启宗:第二个问题很简单,在中国投资。我个人认为,中国的市场可能是最平稳的市场。不止是科技,甚至在经济领域,太平洋两岸的经贸来往减少,恐怕是一定发生的事了。当然还有其它的市场,比如非洲、南美洲、发展中国家...但是那些国家的 市场,不可能取代美国市场。这样的情况下,只能够扩大我国本地的市场、内需。所以我认为,中国的经济相对来说,是平稳的,而且发展空间很大。比如说,现在中国的GDP,只有40%上下是本地消费,在西方国家是65%左右,美国是接近70%。所以这方面的空间还是很大的,而且不止是量的增加,也是质的增加。



陈启宗:全球产业链的局部脱钩,绝对会发生,但是否会全面脱钩,我真的不敢说。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,他对中国的经济很有研究。他最近做了个研究,结果显示全球制造业大概有10%到20%,可能会重新改变供应链了,特别是欧洲国家。它们所需要的物资中,可能有百分之十几是战略性物资,不希望依靠任何一个国家。但是其它的85%,想要改变产业链不是那么简单的,都将成为经济的拖累。在长三角、珠三角最有效率,你要什么都有。你想要重新造出一个这样的生态系统来,不可能。


所以,要是美国继续跟中国对抗,总有一天,商人要问一个问题,“我生意怎么做?” 任何解决方案,都要比在中国制造贵很多。不仅如此,还有时间问题。其它国家要重新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,恐怕没有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建造不起来。


王宁:一定要自主吗?可控可能更重要


2020年的11月3日,中国《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》正式发布,其中提到: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;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,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、大数据中心等建设。对于诸多与电子信息行业息息相关的新基建部署,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:在新基建的投资会很好地带动民营企业的发展。在他看来,工业互联网未来的风口领域,是车联网、信息化管理,还有定制化生产。


中国电子商会会长 王宁


王宁:所谓新基建不是传统的修铁路、架桥梁,是有些与信息化有关的东西。其中跟我们电子商会息息相关的,大概有四个:第一,建设5G网络;第二,建设数据中心;第三,建设工业互联网;第四,建立充电桩。这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,我们把它归结为“新基建”。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投资,自然会带动民企、工业企业的发展。


国家提出来新基建的概念,就是为了把高端技术产业,逐渐在中国建设起来。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。特别是关键部门的一些产品、软件,希望都是我们自主可控的。否则的话,我们国家就面临着信息安全的问题。目前大家也在探讨,什么叫自主,没有的东西怎么自主呢?一定要自主吗?可控可能更重要。


吴小莉:您在2019年就提到:产业互联网是下一个风口。可以为我们分析一下,您觉得产业互联网的风口领域,哪个最有希望?


王宁:现在最实际的就是无人驾驶。在5G发展以后,它就会出现了。汽车这个领域当中,我们叫“车联网”,而车联网本身就是工业物联网其中的一部分。另外一个,未来的工业互联网,是完全信息化,这个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方向。现在很多做这方面软件的企业,都面临着非常好的市场。再一个,就是定制化生产。过去我们都是大批量生产,现在生产一辆汽车,有可能是客户定好了之后,放到工业互联网上去,产生一辆个性化汽车:从颜色、功能、各种技术指标上进行定制。




蔡洪滨:加大投资没有错

眼界也应该放宽一些


有观点认为,积极推动新基建项目的落地,是中国经济在疫情阴影笼罩之下,一剂有力的弹药。但是对于加大投资、促进经济,蔡洪滨认为:新基建固然是一个重要方向,但是针对疫情暴露出的医疗、公共卫生等问题,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。

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蔡洪滨


吴小莉:疫情发生后,中国也有很多的纾困措施。有人提到,投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,现在要着重进行对新基础设施、5G、互联网这些方面的投资。您怎么看?


蔡洪滨:我觉得加大投资是没有错的,但是怎么投、往哪投、谁来投,是需要更仔细考虑的问题。现在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往哪投,就是所谓的新基建、5G这些行业。但是这些行业,在没有疫情时也是要投的。我个人认为,第一,眼界还要再放宽一些,其实可投资的不只限于这些行业。在教育、医疗、公共卫生等行业上,可以加大长期投资的力度。这个加大的意思不是指增加经费,而是需要去看哪些方面还有短板可以改进。比如这次疫情中显示出我们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不足,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各个角度加大这方面的投资。


还有教育问题,如果先不说教育质量和研究能力,从整个教育体系来讲,幼儿园、零到三岁、三到六岁的教育都有问题,这实际上潜在影响了很多其它问题。


吴小莉:中国人力资本的成长过程,在初期就并没有很好地被关注到,尤其是偏乡。


蔡洪滨:没错,所以我们要把这一部分考虑进来,这不仅影响到年轻一代早期的教育和成长问题,也影响到了收入不平等的问题,以及社会、人口等问题。这些投资相对是比较长期的,不一定能够马上看到回报,但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,是需要高度重视的。


更多精彩 敬请收看:

2021年1月22日首播的

凤凰卫视《问答神州》特别节目

《疫情危机,百年变局》

编导:孟涵

编辑:孟涵 丫丫

具名赞助《问答神州》

上期回顾

《问答神州》特别节目

《疫情危机,变革再思考》

通过凤凰秀app观看完整节目


往期内容回顾:

这场重大的疫情,带来了怎样的触动和未来可期的变革?

香港科技大学2.0,了解一下?

国药新冠疫苗获批上市,新冠疫苗走到哪了?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